公示公告
易县环境保护局关于2015年11月5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受理...    2015-11-07 易县公开招聘基层服务项目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名人员情况公示    2015-11-07 易县环境保护局关于2015年10月30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    2015-11-07 易县环保局关于2015年9月16日—2015年10月19日排污费收入情况公示    2015-11-07 易县环境保护局关于2015年11月5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的公示    2015-11-12 易县人劳局关于对2015年享受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人员的公示    2015-11-12

易县历史名人赵孟頫、敬元长、卢挚
2011-10-25 10:56: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这三人都是元朝人。在易县的标题下说他们,是因为他们在易县的地界上生死相携、强强联手,给世人留下了一件宝贵的文化遗产----敬元长碑。

  这三人都是元朝人。在“易县”的标题下说他们,是因为他们在易县的地界上生死相携、强强联手,给世人留下了一件宝贵的文化遗产----敬元长碑。

  看到这块碑的拓片,相信每个人都会产生一种震撼,从单字到通碑布局是那么精妙,越看越养眼。碑是赵孟頫行书,元延祐七年(1320)三月刻,卢挚撰文。碑名叫《元故太常博士敬君墓碣铭并序》。墓碣是墓碑的一种,圆顶的碑就叫碣。

  敬君,就是敬元长。生卒年限不知道,但他的家谱史书是有记载的。敬元长的曾祖敬嗣晖、祖敬子渊、父敬鉴都是进士起家,都是金朝官宦。他的叔叔,就是碑文中所说的季父敬铉在金元两朝为官(本博有专篇)。敬元长的两个儿子敬侃、敬俨也很了得,尤其是敬俨最后做到中政院使,皇帝特准朝会的日子不下拜,死后追封鲁国公。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等,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因五世祖赐第定居湖州,遂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十一岁丧父,刻志励学。十四岁,以父荫补官,试中吏部铨选,调真州司户参军。宋亡,闲居里中,益致力于学。至元二十三年(1286)十一月,行台治书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江南遗逸,得之引入见,世祖命草拟诏书,侍立左右。二十四年六月,授奉训大夫、兵部郎中。二十七年五月,拜奉议大夫,迁集贤直学士。二十九年正月,进朝列大夫、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兼管本路诸军奥鲁。成宗会修《世祖皇帝宝录》,召至京师,未几,请归故里。至大三年(1310)七月,东宫仁宗遣使召还。十月,拜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四年三月,仁宗即位,五月,升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用从二品制,推恩二代。皇庆二年(1313)六月,改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十一月,转集贤侍读学士、正奉大夫。延祐元年(1314)十二月,升集贤学士、资德大夫。三年七月,进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用从一品制,推恩三代。六年五月,请允南归。再召还朝,称疾不赴。至治二年(1322)六月病逝,享年六十九岁。追封魏国公,谥文敏。《元史》卷一七二有传。赵孟頫博学多才,深研律吕,善鉴古器,尤精书画,有诗文传世。

  从这一长长的履历看,赵孟頫才高官大,声名显赫。《元史赵孟頫本传》说:“赵孟頫所著,有《尚书注》,有《琴原》、《乐原》,得律吕不传之妙。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其画山水、木石、花竹、人马,尤精致。前史官杨载称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人以为知言云。”

《元故太常博士敬君墓碣铭并序》是赵孟頫作晚年的作品,碑刻成后两年,赵孟頫就病逝了。敬元长,其先河东人,徙易,所以也就成了易州人,这块碑当时就立在易县敬元长的故里。从此,易县也就拥有了这么一件文化精品,一件文化遗产。

  但健在的易县人没有多少人见到过这块碑的芳容,民国易县志载:“此碑在县西南西庄村,为农人掘得,移存本村学校中。”这是民国时期的事了,后经抗战、十年动乱,已难觅其踪。但幸甚的是,有人将其拓下,我们才能欣赏到这冠绝古今的书法精品。

  对了,不介绍撰者卢挚就称不上“强强联手”。卢挚(1242?-1314?),字处道、莘老,号疏斋、松翁,族贯涿郡(今河北涿州市),远祖居登封(今河南登封),颖川(今河南许昌)人。弱冠由诸生充元世祖侍从。任职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司,历任江东道提刑按察副使,陕西道提刑按察使,河南路总管,集贤学士;代皇帝祀中岳、淮、南岳、嵩、桐柏,移湖南道肃政廉访使,又还朝为翰林学士。晚年移居宣城(今安徽宣州)。卢挚不仅是曲家,且文与姚燧、诗与刘因声名相

相关热词搜索:元长 易县 历史名人

上一篇:易县抗日英雄张文海:不惧日军威胁 英勇不屈
下一篇:易县历史名人--大清总督田文镜

分享到: 收藏
?